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至善桂院
至善文化

楼宇、广场、道路等命名

来源:党政事务部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2-05-23 10:19 阅读次数: 【字体 |  

一、楼宇命名

1.至善楼(主教学楼)

【释义】至,本义:到来,到达。《说文》:“至,鸟飞从高下至地也。”《玉篇》:“至,达也,由此达彼也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”又极、最。《易·坤卦》:“至哉坤元。”《注》:“至谓至极也。”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朱熹《集注》:“言明明德,亲民,皆当至於至善之地而不迁,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。”“至善”作为我校办学理念,寓意隽永,以其命名主教学楼当属实至名归。


2.嘉善楼

【释义】嘉,赞美,称道、颂扬事物的美好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嘉吾子之赐。”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:“武帝嘉其义。”唐·韩愈《师说》:“嘉其能行古道。”


3.彰善楼(学生活动中心)

【释义】彰,表扬,表彰。《尚书·毕命》:“彰善瘅恶,树之风声。”

嘉善楼、彰善楼分别为学校艺术、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,以“嘉善”、“彰善”名之,寓意以表彰、嘉奖的主要手段的“成功教育”当成为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理念和举措。


4.知善楼

【释义】知,本义:知道。唐·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:“知汝远来应有意。”又懂得,了解,理会。汉·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盖在高祖,其兴也有五:一曰帝尧之功裔,二曰体貌多奇异,三曰神武有征应,四曰宽明而仁恕,五曰知人善任使。”此楼作为学校行政、党务职能部门集中办公的主要场所,以“知善”命名,寓意高、中层管理部门当知人善任,全校党政管理干部及人员当明了善道、以服务为先,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。


5.弘善讲堂

【释义】弘,扩大、推广、光大。《字汇》:“弘,大之也。”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”报告厅是一个用来举行各类会议、学术讨论、演讲、报告、新闻发布、教学培训及观看电影等活动的独立空间,更是弘扬善道、传播正能量的场所,以“弘善讲堂”命名本是其应有之义,且可学校已有“至善讲堂”相呼应。


6.乐善楼

【释义】乐,乐于、安于。司马迁《史记·乐书论》:“闻征音,使人乐善而好施;闻羽音,使人整齐而好礼。”又感到快乐、享受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不知太守乐其乐也。(第一个‘乐’)”又与膳通。《庄子·至乐篇》:“具太牢以为善。”以“乐善”命名校园食堂,寓意全校师生在此享受美食的同时,当积极培植良好品德、提高自身修养。


二、广场命名

1.至善广场(至善楼正门前广场)

【释义】因位于至善楼正门前而名。

2.弘善广场(弘善讲堂门前广场)

【释义】因位于弘善讲堂门前而名。

3.乐善广场(食堂前广场)

【释义】因位于乐善食府门前而名。

4.聚善广场(停车场-98路公交车终点站)

【释义】聚,会合、聚集。《说文》:“聚,会也。”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以王命聚之。”又积蓄,累积。《荀子·王制》: “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。”以“聚善”命名此广场,寓意八方善人善事汇集于此,又寓意学校乃积聚、涵养善道之所。


三、道路命名

1.择善路(教师公寓与校医务室、学生公寓之间道路)

2.循善路(至善楼与校园小树林之间道路)

3.晋善路(东、西两边学生公寓之间道路)

4.臻善环道新校门后右转,环经知善楼、彰善楼、老校门路口、弘善广场路口、择善路口、循善路口,至新校门后左侧

【释义】(1)择,挑拣,挑选。成语“择善而从”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2)循,本意:顺着,沿着。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循道而趋。”引申为遵循,仿效,遵守。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卿大夫以循法为节。”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大人作而弟子循。”(3)晋,从日,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。本义为上进。《说文》:“晉,进也。日出,万 物进。”《易·序卦》:“晋者,进也。”(4)臻,从至,秦声。本义:到,到达。《说文》:“臻,至也。”(5)以“择善、循善、晋善、臻善”命名校内四条主要道路,寓意只要全校师生秉持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精神,终能使学校及个人“臻于至善”。


四、其他

1.育善林(校园小树林)

【释义】育,本意指象妇女生孩子,引申为抚养、培养、教育。《说文》:“育,养子使作善也。”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载生载育,时维后稷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尊贤育才,以彰有德。” 以“育善”命名校内小树林,寓意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培养人才乃百年大计、长久之计。

2.蓄善池(新校门后右侧小池塘)

【释义】蓄,本义:积聚,储藏。引申为畜养。《美芹十论》:“使得植桑麻、蓄鸡豚,以为岁时伏腊婚嫁之资。”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视成所蓄。”此小池塘有暗道与校外水系连通,适合养鱼,以“蓄(畜养)”名之,寓意育人之法类于养鱼之道,养鱼讲究“防、堤、料、疏、境”五道,育人则须着力构建“三全育人”、“十育人”体系。

关闭